質量
在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應用下,現有的能源產供銷模式將會被逐步改變,比如真正意義上的靈活微電網,基于市場價格響應的需求側管理等才成為一種商業模式和可行技術形態,整個能源產業也可能得到升級重構。
所以我認為國網公司提出泛在電力物聯網,某種程度是為了構建未來的綜合能源服務智慧生態平臺,而需要布局的數字化基礎。
四、泛在電力物聯網,如何落地
在配用電領域的泛在電力物聯網,是未來智慧能源商業模式的戰略要地所在。那么如何從現有的一窮二白的局面逐步過渡呢?要知道互聯網行業是經過了幾十年的積累,突破了大量的技術壁壘(比如TCP/IP、ARM芯片、Linux等)才走到今天的。
泛在電力物聯網在技術方面也需要走很長的路,當然有一定的后發優勢,很多消費電子的技術都可以沿用過來,而不需要再去研發部分通用的技術。我想這也將給廣大的電力二次設備制造商帶來創新機會。
另一方面是需要解決誰來買單的問題,個人認為大型能源企業在這方面是有一定優勢的——通過自身的項目需求去培育新技術,使其快速成熟跨越鴻溝(參考技術創新鴻溝理論),這種技術的下沉(或者叫溢出)效應將會為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普及掃除一定的障礙。
當然更重要的是需要實現客戶價值閉環,特別是圍繞“用戶側”的泛在電力物聯網,必須要有客戶為數字化買單,雖然可以部分依靠行政力量,通過補貼或者試點項目投資的方式,但是絕大多數的數字化還需要通過線下的服務去推進,以不斷的價值鏈迭代的方式逐步實現數字化。
新 聞
中 心
服務熱線:400-0000-000
服務郵箱:
Service@brilliance-tech.cn